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为了茉莉花更香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7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广西横县重大疾病防控纪实

                                  韦锦田

    横县是广西人口大县之一,达120万众;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县疾控中心现有干部职工115人(其中卫技人员87人),肩负着全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大众的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和检验工作,任务之重,不言而喻。“茉莉花朵虽小,却香飘全国,饮誉海外,”中心主任卢明飞饶有兴致地说,“我们中心不大,人员不多,但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横县茉莉花的浓浓香味中,也有我们的汗水与努力,我们感到很欣慰!”

    全国肝吸虫综合防治试点和科研试验基地落户横县来之不易

    20118月,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决定将横县列为全国肝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同年12月,横县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共建肝吸虫防治科研实验基地并挂牌启动。这对横县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国家级的科研试验基地落户横县,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其中包含着横县疾控人的多少努力,来之不易!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是我国肝吸虫病重流行区,人群感染率为9.76%,横县高达28.78%,远高于全国流行区平均水平(2.40%)。近年来,横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肝吸虫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建立了由县疾控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同组成的肝吸虫病综合防治网络,全面开展肝吸虫防治工作。

    为了配合卫生部建立全国肝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摸清肝吸虫病流行现状,去年9-10月,横县疾控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累计投入工作人员80多人,工作时间1370日,在全县8个乡镇(其中横州、校椅、百合、陶圩、石塘、六景为干预乡镇,那阳、莲塘为对照乡镇)24个村开展了肝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人群肝吸虫感染现状、人群卫生知识与行为情况、卫生机构肝吸虫病防治能力调查等。24个调查点累计入户调查1760户,居民2072人,调查村医生51人,共收集问卷 3883份。同时,发放标本采集盒5257个,收回标本3437份,均采用Kato-Katz法进行检测。这次调查摸清了横县肝吸虫感染率、肝吸虫感染度、性别与年龄组分布等基本情况,完成了3832份调查问卷的双人核实录入工作,并上报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

    为了提高群众防病意识,他们在开展基线调查工作中,还针对当地不同人群广泛宣传,共开发了五种宣传品,累计17528份,宣传动员54场次。各试点乡镇的大部分行政村均已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板报、海报,发放防治知识折页、围裙和环保袋等,累计接受宣教居民72.6万人。

    由于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决定将横县列为全国肝吸虫病综合防治试点。试点工作初定期限三年,卫生部将在资金、技术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试点工作将探索以建立乡镇卫生院专科门诊为主体的县、乡、村综合防治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引导群众自愿服药驱虫,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水平和群众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行为,降低感染率。

    国家选择横县作为肝吸虫病综合防治的试点县,为全国开展肝吸虫病的有效防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攻坚克难,艾滋病防治工作持续发展不动摇

    根据横县艾滋病疫情形势及防治工作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横县疾控中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艾滋病防治工作由中心主任卢明飞亲自抓,卢灿健副主任具体抓落实,安排19名技术骨干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科专门技术人员,确保有足够人员做好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

    开展暗娼、吸毒人群、性病病人等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对娱乐场所和高危行为发生场所业主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全县暗娼干预5330人次,干预覆盖率85.3%HIV检测394人,HIV检测完成率52.53%(国家估计该县暗娼人群750人),发现HIV检测阳性4人。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到2011年底累计接待咨询者1293人,其中入组接受治疗534人,退出人数306人,在治人数230人,日平均服药共99人,治疗人数保持率80%。在治病人都能按规定做好HIVHCVRPR和尿检等项目的检查。发现HIV感染者93人,全部做了转介工作,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HIV阳转率0.26%

    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和吸毒者干预工作。建立4个清洁针具交换点,定期对交换点进行监督抽查;全年发放针具16315支,回收15305支,针具回收率达到96.63%。吸毒者干预4570人次,干预覆盖率为63.5%HIV检测人数869人,HIV检测完成率为108.6%(国家估计该县吸毒人群800人),HIV检测阳性27人。

    加强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继续运转国家级监测哨点4个,包括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孕产妇等四类哨点监测人群。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完成96.75%387/400),暗娼人群完成100%400/400),吸毒者完成100%400/400),孕产妇完成100%400/400)。

    为有效提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横县对艾滋病传染源管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采取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对单阳配偶的告知和定期HIV检测服务,积极预防配偶间传播艾滋病;开展CD4 细胞检测,及早发现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并将其转介到县人民医院落实免费抗病毒治疗;为感染者和病人发放交通补助,以提高随访到位率。

       2011年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547人,报告病例中应首次流调523人,完成流调514人,流调率为98.3%;抗病毒治疗10个月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比例100 %;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为   60.56%;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达到50.31%,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例为68.47%

目前,横县疾控中心正在加强县、乡、村“三位一体”的防艾网络建设,探索适合该县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机制,大胆推行属地管理病人的模式,将所有病例随访责任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加大县、乡、村防艾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全县防艾工作人员到区外防艾先进地方参观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高他们的工作技巧和综合防治能力水平。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的身体健康,积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化工作

    对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横县疾控中心历来是摆在突出地位,这是关系到全县数十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他们从来没有怠慢。尤其是200841日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以来,他们不惜加大工作量,实行每月定时定点运转接种,各接种点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县卫生局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

    为推进儿童信息化建设工作,横县疾控中心还加大了设备投入,为接种单位配备了电脑或打印机, 20117月全县实现接种信息动态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地收集和评价接种情况,实现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联网与异地信息共享。由于改善了工作环境与条件,更好地推进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2011年疫苗常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卡介苗99.71%、糖丸99.37%、百白破99.3%、含麻疹98.81%、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7.96%、乙肝疫苗三针接种率99.59%,加强免疫接种率麻疹95.89%、百白破98.89%、糖丸97.43%、白破97.47%;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98.8%A98.49%、甲肝98.17%、麻腮风98.49%、流脑A+C90.66%

    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建立健全AFP监测系统,认真开展AFP病例的监测和旬报工作, 2011年共查询15岁以下儿童住院病例46267例,未发现漏报AFP病例;2011年的AFP病例报告病例4例,报告率为1.74/10万,合格粪便采便率、调查及时率、标本7天内送检率、60天随访率均达到100%

稳步实施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项目。19961997年需补种儿童数为19256人,实际补种数为19256人, 19982001年需补种儿童数为24697人,实际补种数为24697人,接种率100%,目前已完成第1剂及第2剂补种工作,接种率均达到目标要求。

    积极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和查漏补种工作。2011年应查验小学306所,共查验306所,托幼机构197所,共查验197所,查验率达100% 2011年共查验39984人,实查39984人,查验率达100%。对漏种儿童的补种率在100%

    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认真开展麻疹等出疹性病例及其它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的主动搜索和个案调查工作,漏报率严格控制在相关指标要求以内。2011年全县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继续控制在较低的发病水平,无麻疹疫情发生。

    此外,横县疾控中心在结核病控制、慢性病防治、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监测、地方病防治、疟疾防制、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和中美HPTN058项目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近年来,获得了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工作达标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先进集体、广西西南地区灭疟联防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