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隆重举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莅临玉林参加药博会的还有国家部委、各地政府的领导、友好城市代表团、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嘉宾,有医学界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国内知名药企、配送中心负责人,还有广西区内外众多的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这届药博会继续以“健康.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壮大南方药都”为宗旨,由中国中药协会、 广西玉林市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广西中医学院联合主办。
在药博会上,有1000个固定经销商参展的基础上,新增来自 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以及东盟前来参展、56家参展药企对展位进行了特别装修。共设成品药类展区、中药饮片展区,少数民族特色医药展区,东盟、港澳台医药展区等七大展区。东盟、港澳台、少数民族特色药企积极参展,有30多家药企参加本次展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吴刚、国家科技部张兆丰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甘霖等领导、专家在令人瞩目的“南方药都”论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千亿元产业战略研讨会上建言献策,大家围绕“如何以玉林为龙头,推动广西中医药壮医药产业发展”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中医药产业特别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路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做优做强做大,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千亿元产业的优势、瓶颈及对策研究,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如何通过财政、金融、行政等手段支持中医药产业特别是民族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剖析中医药企业特别是民族医药企业在发展中经常遭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为中医药产业特别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诊脉开方。
据了解,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是:按照“立足当前办实事,着眼长远发展”的务实思路,围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与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的模式。提出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311”发展新格局,即形成特色优势突出、在全国及东盟有影响力的临床医疗、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大体系,一个世界级药用植物园和一个千亿元产业。到2020年,中医药民族医药进入西部强省(区)行列,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成为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面向东盟对外合作交流的新高地。
实现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宏伟目标,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作为支撑。一是要将中医药尤其是壮瑶医药的振兴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力争得到中央更大的支持。二是要得到自治区各级政府支持,确保“四纳入”,即: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三是强化行业管理,要进一步理顺区、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四是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吸引国内外、区内外知名企业和参与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进而打造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千亿元产业。
玉林市打造百亿元中医药产业工作也在药博会上启动。 据玉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满昌学介绍,目前,玉林共生产有1000多种中草药,是八角茴香、肉桂、山药、穿心莲、天冬、鸡骨草、泽泻、莪术、 广金钱草等10多个品种中药材的主产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4万亩,拥有优势中药材品种10多个,中药材种植业年产值约4亿元。玉林是全国第三大中药材集散地,被誉为“南方药都”。玉林种植利用中药材的历史悠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林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玉林制药和玉林中药材市场为代表的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新格局。玉林制药厂是广西最大的中成药出口企业,其 “正骨水”、“湿毒清”胶囊等产品饮誉港澳台和东南亚。玉林中药材市场从业人员6000多人,2010年交易额60多亿元。
2009年10月开始,玉林市正式启动了《玉林市百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国内数十位专家参与了中医药产业规划的研究、编制和评审工作。
玉林市百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药产业总值达300亿元以上的总体发展目标。
会上,医学家们还就如何发展中国“中医养生”进行了研讨,“中国药酒与养生保健”的演讲吸引了区内外众的听众,论坛会场座无虚席。
中医药文化活动更令人瞩目, 14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玉林市名中医参加义诊活动。中药材标本展馆分蜡叶标本展区、药瓶展区和书籍展区,包括灵芝、降香、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在内的上万种药材标本招来了一批批的顾客。
药博会重要活动之一,玉林健康产业园奠基仪式也在开幕式当天举行。
据介绍,玉林健康产业园完全按照自治区(省)级A类产业园区的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金30亿元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建成集生产、流通、商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和现代商务新城区。
同时,全国第一个中药材生产供应监测预警系统在玉林市正式启动。该系统以中药材天地网300多家信息站点为依托,从中药材生产、贸易和消费端入手,建立覆盖产供销三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形成中药材生产供应链的全程信息导航。这个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导航和合理引导,为中药材产区在适当的时间发展合理的中药种植面积,保证生产方收入和中药材原料的可持续供应;同时还能通过准确的资源调研追踪,保证野生药用资源有序地开发和充分利用。此外,这个系统还能加快当地中药材生产企业与供应方的对接,从而能合理安排生产规划和原料储备,为中药材生产、供应、销售提供便捷服务。
通过这次药博会,玉林“南方药都”品牌影响进一步彰显,扩大了玉林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力,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玉林,逐步促进了玉林以中医药为业的健康产业的发展。药博会的成功举办带来了明显的会展效应,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探出一条发展壮大玉林乃至广西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了会展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潘少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