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起关怀与救助的重任
——广西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暨HIV阳性妇女/儿童及家庭社区关怀项目经验交流会侧记
潘少波
十月中旬的南宁,秋高气爽,凉风宜人。地处邕江之滨的南宁桂华苑宾馆九楼会议室里,聚集着来自项目点贺州、柳江、宾阳三市县以及部分市、县负责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工作和青少年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在这里,她(他)们畅所欲言,先后介绍了各自市、县开展HIV阳性妇女和儿童及家庭的社区关怀救助工作的经验。
“广西HIV阳性妇女和儿童及家庭的社区关怀项目”(下简称项目)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艾滋病防治项目计划(2006—2010年)的一部分,儿基会项目此期在全国13个省的部分市县有项目点,在不同的方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广西项目分别于2007年7月、2009年3月在贺州市八步区、宾阳县及柳江县实施。
主要关注HIV阳性妇女儿童,这些阳性妇女相对比较隐蔽,不容易接触;她们的配偶由于HIV抗体检测阴性或没有进行检测,她们害怕或正受到家庭、社区的歧视;加上她们多数无职业、部分又来自吸毒家庭,家庭经济往往比较贫困;而且她们居住在边远山区,信息比较闭塞;文化程度低、贫困、缺少卫生知识,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很难接受到当地提供的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和婴儿早期诊断等服务。
广西这三个项目点主要是通过建立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宣传干预服务组织和网络,在校外青少年聚集的村镇、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同伴教育、行为干预活动,鼓励青少年远离毒品、远离不良生活习惯,促使他们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VCT)服务及其它艾滋病服务,从而提高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护能力,改变高危行为,降低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HIV阳性妇女项目主要是为HIV阳性妇女和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区关怀,帮助她们开展生产自救。
项目点贺州市、柳江县和宾阳县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不断提高了青少年防艾意识,探索了校外青少年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新途径,在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介绍经验中,一位靓女发言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贺州学院爱心大使、在校学生小廖。近年来,她们组织在校爱心大使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爬山涉水,深入壮乡瑶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利用演唱,宣传材料和村民谈心等形式宣传防艾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宣传对象达三万多人次。同时,她们还经常活跃在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广场等“见蓬插针”宣传防艾知识,深受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广西CDC林玫副主任代表广西CDC班子到会与会人员进行交谈。她说,我们开这次经验交流会,就是让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推广工作模式,共同促进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社区关怀救助和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为广西艾滋病防治五年攻坚工程的按期实施,奠定更好的基础。
广西CDC艾防所刘伟所长、周月姣副所长也到会和大家交心。她们希望与会人员会后更加大一把劲,努力实现项目工作目标,力争广西防艾工作更上一层楼。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