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满意是我们的最高奖赏”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见闻
也许因为没有横跨医院大门的巨幅标语,没有营造轰轰烈烈地活动宣传氛围,外界群众不一定知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开展近半年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这一“示范工程”是卫生部2010年3月启动的,这家医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家卫生部重点联系医院,正在扎实地开展着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7月22日,记者来到这家医院采访,所见所闻,有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受,护理服务的理念与实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里的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了
“以前护士只负责打针、发药等工作,现在还要给患者做洗脸、洗头、剪指甲、处理大小便等等事情,还要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量增大了,辛苦多了,但好像她们都不知疲倦似的,乐此不彼,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护理工作这样的人性化,是和以前大不相同啊!”在呼吸疾病研究所一病区34床,正在吊针的患者周老师告诉记者,开始对于护士主动的生活护理还挺不习惯的,不好意思麻烦她们。主管护士说这是她们的本职工作,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要求,卫生部规定的服务标准就公布在病房外面的墙壁上,希望得到她的配合,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周老师是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的退休教师,今年68岁。她自我介绍说,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因为支气管扩张的疾病,她就是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呼吸科老病号了。经历了几次大的抢救,她才活到今天的。这次发病是在6月25日半夜三更,大口大口地吐血使她十分紧张,立即打电话给呼吸一区护士长王自秀副主任护师求救。王护长立即通知病房很快地为她安排了床位,通过急诊绿色通道住进医院治疗。
南宁的夏天很炎热,随便动动就是一身汗,健康的人都受不了,或况病人!进院第二天,她起不了床,换不了衣服,全身黏黏的汗很不舒服。正在盼望丈夫快点来到的时候,三个护士小姐来到了床前,说要为她换衣服和擦浴。她却紧张了,立即表示谢绝。几十年的住院经历,她何曾要过护士换衣服?如今的护士大都是本科学历的,有的还是研究生呢,怎么好意思就……“最后我还是拗不过她们的开导与诚意,配合了换衣与擦浴。她们是那样的细心与温馨,令我很感动!”
周老师还谈到了一个更令她感动的细节,这也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在她住院不到一个星期,她的姐姐也因肺炎病倒了。也是王护长帮助联系住进了医院的,安排在17床。“第一天送饭时,让细心的护长发现是我丈夫送去17床的。她们了解到我的姐姐终身未嫁,单身一人,生活照顾不方便,就立即为她调了病房,让她和我住了一个两人间。她们说,姊妹在一起说说话,也利于养病……”说到这里,周老师的眼眶里竟噙满了泪花。
患者家属把陪护辞了,相信护士不是作秀的
以往病人住院需要家属陪伴,经常是“一人住院、全家上阵”,轮番守护。家属未能来陪伴的病人就聘陪护,解决自己在住院期间方方面面的照顾,解决护理方面的需要。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家属的负担,而且不利于病人的休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新诠释了护理工作内涵,打破了沿袭已久的护士协助医生治疗的护理模式,而是让护士回归病房,回归到基础护理模式,比如洗漱、擦浴、床上洗头、大小便处理、定时翻身等生活护理等内容,也需要护士按照服务标准去做。
广西西津电厂的黄阿姨,因腰椎间盘突出于今年5月17日住进了脊柱骨外科二病区,准备手术治疗。年近花甲的她,儿女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老伴虽然退了休,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也吃不了这份苦。于是,他们决定请人陪护,倒屎倒尿、洗头换衣总得有个人啊!责任护士刘燕芳主管护师告诉她,这些床上生活护理工作,我们的护士都会尽力去做的,可以不用请陪护。请陪护一天费用80元,何必去花这个钱呢?黄阿姨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她和家属的想法一样。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护士倒屎倒尿一二天作秀还可以,天天这样做能行吗!最后他们还是请了陪护。
余宁先护士长告诉记者:“原来护理员是生活护理的主力,现在变成了协助,主力则是我们的护士了。”“示范工程”活动并不是一定要禁止病人自己聘陪护,而是通过护士对病人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的提升,来扭转依赖家属陪护或依赖家属自聘陪护的局面。“应当说,这项工作所达到的效果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更有利于病人的安全,特别是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等待手术的那两天,细心的黄阿姨观察到了护士们并没有作秀,而是忙前忙后扎扎实实地在为患者服务,生活护理耐心细致,比自己的陪护还到位。于是,他们悄悄地辞掉了陪护,接受了护士的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5月28日,是她转科疗养的日子,她高兴地在“满意度”一栏填上了100分,她的丈夫给余护士长送上了一个红包。红包理所当然地被谢绝了,但那饱含真情的话语却留在护士们的心中:“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报酬!你们代替陪护多做了一份工作,这些只是我省下来的请陪护的钱啊,难道也不能收吗!”
的确不能收!余护士长说:“其实,你们的理解和满意已经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即使是过分的要求,护士也没有怨言地去做了
在脊柱骨病外科二病区,刘燕芳主管护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年近不惑的她,说起话来还很腼腆,细声细语的,感觉到了她的温柔与老实。她说,我们护士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还要根据患者需求,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化护理服务。“即使是有的患者提出过分的要求,我们也不能生硬地拒绝,而是耐心地去沟通,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和谐的就医氛围。”
在她的护士生涯中,有一个病友最使她难忘。这就是贺州来的退休老师江某。江老师今年61岁,因为双侧股骨头坏死要做关节置换手术,5月13日入院,护理她的就是刘燕芳所带领的责任小组。开始配合得很好,江老师开朗健谈,有说有笑,关系很融洽。可是手术几天后,她的情绪渐渐不稳定了,大喊大叫,又哭又闹,“做也残,不做也残,我还来这全广西最好最高级的医院做什么呀!”反反复复这句话,撕心裂肺,同室的病友听起来都很恐怖。原来是看到同一时间手术的病友能下床走路了,她也要求下床活动,却得不到允许。因为她还患有老年骨质疏松症,医生不让她像年轻人那样快地就下床走路,以防不测。然而,她却不能理解,以为自己残了,脾气越来越坏,对护士的要求不近人情,甚至提出超出护理范围的过分要求。比如床上洗头、翻身、擦浴等,必须刘燕芳来做,否则大哭大闹,拒绝配合;还提出下午给她全身按摩。这样的要求连病友们都觉得“太无理”了,但是刘燕芳与她的护理小组还是按患者需求去做了。每次6个护士服侍她,翻身、洗漱、擦浴,下午还得按摩……江老师的丈夫都看不下去了,过来帮忙,也被她喝斥,不允许靠近。运用下肢被动功能锻炼器开始功能锻炼时,本来是可以做到60度的,她偏不做,而是从40度开始,5度、5度地往上加,不满足就哭闹。为了她一个人的折腾,不知浪费了护士们的多少宝贵时间!
据悉,目前该院只有呼吸疾病研究所一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脊柱骨病外科二病区等10个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有140个护士和45个护理员参加,病房床位459张。按照全院现有护士1417人(其中病房护士867人)、病房床位2700张的实际情况来看,该开展此项活动的比例还是较少的,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要。毕竟这项活动涉及许多方面,要想一蹴而就地马上铺开也不大现实。
卫生部要求在护理服务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要落实整体护理,也就是说把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对病人的治疗、康复以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我们只有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夯实基础护理,才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该院的“示范工程”已初见成效,出现“6大亮点”: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在办公室时间减少,穿梭在病房身影多了,红灯呼唤减少;病人病情观察更仔细、及时,责任护士多次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赢得时间;护理服务延伸、拓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回访等工作有效开展,体现护士专业价值;护士责任心加强,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文书记录所花时间由每天2~3小时减少至20~30分钟;护士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护患关系融洽,病人满意度达90~100%,给护士的感谢信、锦旗增多。全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最近两个月病人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5%和96%。
(韦锦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