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以来,广西9个市出现了暴雨和大暴雨,部分市出现了严重的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保障灾区群众的饮食和环境卫生安全,预防疾病发生,广西疾控中心迅速制订了《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洪救灾防病应对方案》,中心内建立了抗洪救灾防病指挥机构和由3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6支抗洪救灾防病工作队,明确了职责、工作流程、工作纪律;根据卫生厅指示,先后派出了5支工作队共22人次分赴各重灾区指导救灾防病。
6月3日,为协助遭受50年一遇暴雨成灾的忻城县抗洪救灾,由中心主任唐振柱主任医师带队、应急办主任龚健主任医师、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副科长钟格梅副主任医师和科员黄江平主管医师、司机周汝来和秦熊辉共6人组成的工作队,携带消毒杀虫药品万消灵粉100公斤、万消灵片15箱、大功达100公斤,生活物质方便面703件、火腿肠15件、榨菜4件前往。到达后立即乘坐冲锋舟到受灾最严重的北更乡查看灾情,向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了解卫生防病情况,评估卫生需求,现场给予卫生防病技术指导。针对当地卫生部门缺乏抗洪救灾防病经验的具体情况,连夜帮助起草了《忻城县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方案》和该方案的两个附件《洪灾期间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措施》及《洪涝灾区居民卫生保健建议》。有力支持了当地救灾防病工作。
6月6日,为协助因暴雨遭受地陷地质灾害的来宾兴宾区抗灾防病,根据卫生厅指示,中心主任唐振柱主任医师再次带领应急办主任龚健主任医师、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副科长钟格梅副主任医师和司机古今共4人到达灾区现场。在灾民安置点,调查了群众饮水、饮食、环境、粪便处理等卫生情况,对灾区灾情、伤病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传染病监测开展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在现场提出了指导意见。
6月8日,为协助调查处理平南县浔江河段漂浮死猪卫生问题,根据卫生厅指示,中心派出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副科长黄兆勇副主任医师、消杀与媒介控制科副科长唐小兰作为调查处置工作小组,奔赴平南县开展相关卫生问题调查处理及灾后卫生防病指导工作。到达平南县后,立即听取了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关于近期抗洪救灾和浔江河段发现漂浮死猪后所开展的卫生防疫工作情况汇报,对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与去年同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就本次事件提出了疾控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就卫生宣教重点和动物疫区环境消毒和死猪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详细指导。向贵港、平南卫生局及疾控中心提出了作好疫情监测、饮用水监测及健康宣教工作,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信息沟通等工作要求。经各方努力,漂浮死猪已打捞并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6月14日,为协助调查武宣死猪事件,根据卫生厅指示,中心派出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科长刘展华主任医师和黄立嵘医师、媒介与消杀科副科长唐小兰副主任医师等3名技术人员连夜出发。在武宣县,先后走访了事发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东乡镇河马卫生院、金岗村卫生室、金岗村3户养猪户,查阅了河马卫生院的门诊日记、发热登记本、9岁以下儿童患病登记本,访谈了东乡镇和三里镇卫生院院长,现场观察了东乡镇金岗村环境卫生状况。针对调查结果,对疫情监测、食品安全、个人防护、饮水卫生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6月14日,为协助因暴雨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苍梧县抗灾防病,根据卫生厅指示,中心紧急派出鼠疫防治科科长梁江明主任医师、消杀与媒介控制科副科长冯向阳副主任医师、结核病防治科赵锦明医师等3名技术人员于当天15时30分赶赴苍梧县。在苍梧县,听取了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领导的工作汇报,查看了当地有关方案和工作资料,并步行到灾情最严重的沙头镇双尚村现场了解受灾情况,指导防病工作。根据受灾情况和已开展的卫生防病工作情况,就卫生宣传教育、灾民安置点环境卫生、灾后大面积消杀、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基层传染病监测、救灾工作人员卫生防护等方面向当地卫生局和疾控部门提出了建议。
至今,灾区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