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研究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危险因素评估研究”项目6月1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简称3B)的全国性评估,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及并发症的分布和各个地区的差异等,这一被称为3B的研究将为提升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糖尿病人3B达标率堪忧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介绍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逾4000万人,占全球四分之一,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在这一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中,血脂、血压、血糖达标的患者仅分别占41%、31%和25%,这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进而导致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给人们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表示,虽然我国在慢性疾病防治领域内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由于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临床预后研究,人们对于疾病预后、治疗、预防,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都无法作出准确的评估。因此,通过3B这样的实效研究获得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治疗现状和风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的分布数据极为迫切。
3B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干预性、针对2型糖尿病现患病人横断面的调查研究,由中国心血管代谢病系列研究项目组(CCMR)主办,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分会组织选派专家,纪立农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担任课题专家委员会主任。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说:“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我们支持像CCMR这样的全国范围的、系统的、系列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临床实效研究。3B这样的涉及各级包括社区医院的研究,有利于国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将帮助公众提升慢病防治意识,促进公共卫生健康。”
大型研究显著提升 疾病诊疗水平
“欧美发达国家相当注重循证医学,以大量的数据研究不断更新指南。我们也想积极借鉴这些经验,在中国建立更加完善的疾病数据库,为制定诊疗指南和医疗行为准则提供参考。”马长生说。
1999年以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都已分别成功地组织了如“全美心血管数据注册”及“欧洲心血管疾病调查”等大型研究项目。这些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为增进对心血管和糖尿病的了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欧美国家治疗检测标准的统一,显著提高了疾病的治疗质量。
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更充分地了解心血管代谢病领域有关流行病学依据,建立循证医学和预后研究的基础,缩小医学指南与实际临床诊治之间的距离,提高我国医学质量与水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联合设计了CCMR计划。CCMR将由一系列有关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非干预性队列研究课题组成,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等。CCMR将有望成为目前我国心血管代谢病领域规模最大的循证队列研究项目,并将在推动国内外医学界进一步提高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认知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征募25000名患者
纪立农介绍,3B研究需要征募大约25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员将从华北、华南、华东、华西、华中和东北6个地区,选取至少100家不同类型的医院,从心内科、内分泌科和肾内科,每个科室至少计划筛选85名患者,或每家医院计划入选至少250名患者,以此来评估中国六大地区2型糖尿病门诊病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水平,包括血压、血脂以及血糖。
纪教授说:“全国将有300多位研究者参加此项研究工作,通过这一研究,我国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等,3B研究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内规模最大、评估最全面、涉及面最广的项目之一。”多位专家表示,希望借此研究能增进公众,包括卫生官员、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师、病人及其家属等,对血压、血脂、血糖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主要风险因子控制的认知和重视;研究结果不仅将为国内医生提供临床实时实效数据,还将对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潘 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