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专家谈
为了普及手足口病知识,使全社会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治区卫生厅于4月27日下午举办手足口病临床诊疗知识讲座,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谢庆玲为百姓传授、讲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相关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咽、腭和口腔颊粘膜,同时手掌和脚掌上也会长出红色的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圈红晕。皮疹不痒,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可再次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数种病毒都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患手足口病后只获得一个型别病毒的免疫力,还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易发在夏季和早秋,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潜伏期通常是3-6天,通常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重症表现
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大多数病人不需太特殊的治疗,通常在7-10天内痊愈。但有极少数病人尤其是小于3岁者,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在病后1-2天突然加重,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很快出现肺水肿、循环衰竭,病情难以控制。3岁以下的手足口病患儿,如有下列表现之一,则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肢体皮肤凉,发花;呼吸困难,呼吸不顺畅,口唇紫绀。
出现症状及早诊断治疗
医生建议,当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带到正规医院让医生诊断是否为手足口病。若幼儿已患手足口病,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应及早送入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关键:注意卫生勤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后均要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患儿家庭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消毒即可,对餐具用煮沸消毒。将儿童衣被拿到阳光下曝晒20分钟,也可达到消毒效果。
(李福源)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