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华裔女博士发现“肺癌基因”找到非烟民患肺癌原因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1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据《法制晚报》报道,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死于肺癌的人是非吸烟人士,如此高比例的不吸烟者患肺癌死亡,让各国研究人员困惑。

    据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道,美国纽约州梅奥诊所医学院华裔博士杨平(如图)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非烟民罹患肺癌与一种名为GPC5的基因有关,如果这种基因发生变异,非烟民患上肺癌的风险可能会显著提高。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为患者找到更新的治疗方法,并且能更早地发现肺癌高危患者。

    找到致非烟民患肺癌基因

    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不吸烟者”的定义是:一生吸烟少于100支的人。

    杨平领导的研究人员选取了754名不吸烟者,并提取他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样本进行化验比对。研究结果发现,肺癌患者肺部组织的GPC5水平比正常肺部组织低了一倍。于是得出结论,认为非吸烟者的GPC5水平较低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临床癌症研究》杂志的9月刊上就发表了一篇论文,解释不吸烟人士与烟民患肺癌的原因有很大区别。但确认某个特定基因能影响非烟民罹患肺癌的几率,杨平的研究却是首例。

    据悉,杨平小组的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了英国《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成果应用尚待研究

    同时,一些专家认为,对于这项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华盛顿大学教授戈文丹发表评论文章说,虽然这项研究能说明在肺癌组织中GPC5水平要比其他正常组织低,但利用这项研究结果预测罹患肺癌高危人群还为时尚早。“对于这些来自没有吸烟史人群的肿瘤样本的初步观察,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他说。

    英国癌症研究会科学信息部主管阿尼持有相同意见。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援引他的话报道,他说:“这些新研究结果可能帮助解释非烟民罹患肺癌的原因,但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确切解释这些基因变异如何与肺癌风险产生联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