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摘掉免疫规划工作“黄牌”
最近,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对蒙山县进行检查验收,认为该县经过一年的整改,免疫规划的各项工作指标完全达到自治区验收的标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经过检查验收专家一致通过摘掉该县免疫规划工作“黄牌”。
据了解,蒙山县免疫规划工作在2008年度全区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中,被自治区卫生厅给予“黄牌警告”。该县被“黄牌警告”后,引起了自治区、梧州市以及该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疾控中心、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的领导、专家多次到该县进行检查督导工作,对该县免疫规划的整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整改意见。该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县以强化免疫规划管理、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摘掉“黄牌”为目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成立整改机构,落实整改责任,逐项解决整改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免疫规划整改工作。落实人员编制,加大经费投入。去年,该县政府在全县人员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增加了10个人员编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编制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了现在的30个,达到了自治区要求配置防保人员的编制标准,满足了正常计划免疫工作开展的人员需要。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也根据人口比例配置了3~6名专职防保人员,每个行政村也都配置了1名以上的村医生负责卫生保健和免疫规划工作。从2009年起调整村医公共卫生补助,由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现在的80元。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开展。该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各医疗卫生单位层层签订了免疫规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缴纳风险抵押金,实行量化考核,对按要求完成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落实责任的给予警告。加强免疫规划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率。加强 “四室”建设,改善免疫服务环境,提升硬件水平。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县、乡两级计划免疫规划工作网络平台。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县免疫规划质量管理有较大的长进,以乡镇为单位的定点集中接种得到维持和延伸,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各项工作指标有较大的提高,经梧州市卫生局组织考核评估,该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指标达到自治区卫生厅规定标准。建卡率为99.79%,建证率为99.79%,卡证相符率88.28%,住院分娩率97.33%,合格卡疤率96.71%,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3.84%。其中1岁以上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16%、95.81%、96.09%、97.49%、96.65%、93.02%、100%,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2.46%;2岁以上儿童百白破加强接种率97.06%,麻疹加强接种率97.55%,甲肝接种率92.16%。托幼机构和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实现零病例,AFP监测系统有效运行,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全年无重大疫情和接种事故发生。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福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