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走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4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广西妇幼保健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纪实

                                     □潘少波

    当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随同广西新闻媒体的记者们来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之一,广西妇幼保健院艾滋病自愿检测点采访。通过现场采访,记者深切地感到加强艾滋病宣传刻不容缓——广西目前有200多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而广西妇幼保健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就像一个缩影,折射了八桂大地许许多多地人们对待艾滋病的心态,有不少人因对艾滋病不了解失去治病机会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农村村民不知如何防控艾滋病而不知不觉“染”上了艾滋病;有的人“恐艾”心态作怪不敢前来检测治疗而使病情加重,有的人没“染艾”,则生怕自己“染艾”而多次到检测点要求进行多次检测。

                                      〈一〉

    广西妇幼保健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下简称广西妇保院艾滋病监测点)张华医生告诉记者,该监测点建立于2007年6月,到2008年元旦,只有200多人来咨询,绝大多数人是在看病或其他途径检查中被发现有问题后才转介过来的。有人对艾滋病无知而丧了命。

    张医生回忆起一件辛酸事:不久前,广西妇保院检测点来了一个农村妇女,她带着刚出生几天的小婴儿来找医生求医。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这个婴儿的一些症状不对劲,即对这个孩子的母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经检测,结果证实孩子的母亲染上了艾滋病。医生给孩子的母亲讲解了艾滋病防控的有关知识,并告诉她停止给孩子喂母乳,可以到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南宁的治疗点领取免费奶粉来喂养孩子。遗憾的是,这位母亲似乎不知道感染上艾滋病意味着什么,把医生的话当做耳边风,依然照样给孩子喂母乳到满月才出门。

    两个月后,广西妇保院检测点的医生从无国界医生组织设在南宁的艾滋病检测点和治疗点那里得知,这位刚满两个月的小孩不幸身亡。

    据医生介绍,像这样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怀孕时就应该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孩子出生后还要通过给孩子吃药,不得喂养母乳,这样才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病毒对孩子的侵扰。如果在孩子出生后才发现母亲是感染者,也必须停止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同时进行治疗。

                              〈二〉

    两年多来,广西妇保院艾滋病检测点经过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防控意识,前来自愿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从今年元月到11月底,自愿到该检测点进行咨询检测的人数已达到了2583例,其中检出阳性30例。张华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人是在网上了解到这里有艾滋病咨询检测点,自己找过来的。

    据检测点主任介绍,经两年多的检测实践,检测结果为“染艾”者大多数是来自农村或城镇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这些层次的人,不知如何防控艾滋病,而不知不觉地“染艾”。这部分人很多听说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尤其是接到检验结果证实自己为阳性的人还是一脸茫然,有的漠然置之,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意味着什么,对他和家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还有个别人一接到自己为阳性的检测报告单,心情无比激动,反应强烈。而来自城镇的人群,虽然不少人来之前已有了承担出现“阳性”结果的准备,而一旦确诊,很多人还是不能面对。有一个南宁市郊的“染艾者”一知道自己为“阳性”时,便对医生说,“这辈子我完了,不如去死算了。”经过医生苦苦相劝,他才消除了“自寻短见”的念头。

    当记者问到检测出一个阳性的“染艾者”时,作为医生你们是怎么想的?广西妇保院艾滋病检测点的几位医生都这样认为,“每当看到一个‘阳性’的‘染艾者’,我们心里就为他(她)们惋惜,就更觉得应该给他们良言相劝,给他们鼓起勇气,让她们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和病魔!”

                                 〈三〉

    广西妇保院艾滋病检测点的咨询员告诉记者,有人一无所知让一些“染艾者”丧了命,有人不知不觉“染艾”后对人生失去勇气,还有些一知半解的人产生了“恐艾”心结。

    在该检测点,曾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对艾滋病知识不太了解,而他们自己又有一次高危行为,由于恐怕自己染上艾滋病,就不停地到检测点做检测,有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到该检测点做了几次检测,当几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他们还不放心,不断前来纠缠医生,找理由继续做检测。

    有位中年男子因为有过一次不洁性行为,而非常担心自己“染艾”他第一次到广西妇保院艾滋病检测点做了咨询检测后,检测结果为阴性。不到三个月,他又要求再次做检测,因上一次检测时,窗口期(为三个月)还没过,可能是检测不出来,医生劝他满三个月再来检测。可他执意不肯,医生无奈,再为他做了检测,结果仍然为阴性。可没多久,该男士又来了。这次医生拒绝了为他再做检测。过后,该检测点的医生在与别的监测点医生交谈中,了解到该男子又到别的监测点陆续做了几次检测。

    该检测点医生对记者说:“像这类‘恐艾’人群,作为医生,我们不仅需要做艾滋病检测,还需要做心理治疗”。据了解,该检测点的医生已经介绍了8个像这样的“恐艾”的人给心理医生,经心理医生开导治疗后,这些人的“恐艾”心理有所消除。

    还有一些人“恐艾”心态作怪,自认为若不知道自己染上艾滋病还好,也许没有心理压力,还能多活几年,如一知道自己染上艾滋病,心理压力加大,还有可能短命几年。

    有一位40多岁的货车司机长年运输在外,忍受不了“难耐寂寞”的心理,而多次“采”了路边店的“野花”。也想去检测一下自己是否染上艾滋病,可他“恐艾”心理严重,心想万一知道自己“染艾”了,今后怎样面对人生和家人?不如不知为好。加上每天奔波在外,就失去了检测的机会。2008年12月1日,在世界艾滋日到来之时,他听了艾滋病防治宣传后,才知道自己“采”了路边的“野花”是一种高危行为,最容易染上艾滋病。于是他到艾滋病检测点检测,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他确实染上了艾滋病。这时,他后悔不迭地说:“要知道早检测早治疗就好了。”

    采访结束时,广西妇保院艾滋病检测点的张华医生对记者说,许多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对艾滋病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担起重任,加大宣传力度。你们作为新闻媒体,更需要呼吁各级政府加强艾滋病宣传力度和广度,让防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抗击艾滋病漫长的道路上做出我们应尽的责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