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校舍多通风,甲流去无踪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1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医师 卓家同

    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13日,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6592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9770例,死亡43例。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广西全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48例,已治愈1179例。重症病例8例,已治愈出院2例,死亡1例,其他5例病情稳定。我区报告病例中,72%病例来自学校的暴发疫情,为什么甲流多半在学校暴发呢?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据西方国家统计,在人类社交场所中的人的密度,人与人在家里的距离为5.5米,在办公室为4米,在医院为2.5米,在学校仅为1米。而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在家、办公室和医院顶多达西方的70%,在学校顶多达到西方的80%。可见学校是传染病传播距离最近的社会,因而也是最危险的地带。因此,甲流多半在学校暴发不足为奇。何况,不少学校往往由于教学质量好,家长拼命找关系,学校既难为情也由于可观经济收入而默许,不断增加学生,一个容纳60人的教室80人上课,一个30人寝室住50人,使得原本拥挤的教室更加拥挤,原本拥挤的寝室更为拥挤。有的寝室连过道都不留,风扇也不装。窗户本来就小,那么多人换洗的衣服黑压压地挂在走廊上,不但把窗户挡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而且滴水随学生活动进进出出又拖泥带水进入寝室,接着被服也就潮湿不已。一旦个别学生到别处得病回来,他呼出的病毒,咳出的病毒也就长期漂浮在寝室空气中,落下时也就牢牢盘踞在被服中、床架上。学生下课回来不管是呼吸空气还是接触物品,都难于幸免而频频中招,因而学校甲流频频暴发流行。虽然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最好办法,但目前至明年3月到位的疫苗也仅有总人口的6%,可谓杯水车薪,无法满足人人接种的要求。就学校而言,又不能将学生减掉,出现疫情后的停课也只是2-3周而已,最终还得复课。如此情形下,还有什么招法吗?有。因为甲流病毒抵抗力不是很强,通风干燥就很快灭活是甲流病毒的致命弱点。因此,在强调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及时诊治和居家隔离和必要时停课等措施的同时,能落实以通风为主的以下几点措施,甲流便消失无影无踪:

    一是增加设施,尤其是安装吊扇或大型落地扇。在教室和寝室安装吊扇或大型落地扇,使得教室和寝室空气不断流动,一能稀释空气中的病毒,使得拥挤的人群得到宽阔空间的等量新鲜气流,也就减少或避免了呼吸感染的风险;二能使空气中的病毒失去水分而迅速灭活,失去感染力和侵袭力。尤其是在寝室将所有被褥翻转晾吹,病毒失去水分而迅速灭活,大大提高了寝室物品安全性,也就减少或避免了物品接触感染的风险。

    二是加强管理。严密监管教室和寝室的开窗通风,尤其是学生换洗的衣服不能晾在窗边和走廊上,已免妨碍寝室通风和气流交换。

    三是把医院的发热分诊改为流感分诊。这样才能避免患别的病种的学生到医院就诊时跟不发烧的甲流病人在一块看病而受到交叉感染,然后回到学校上课成为传染源在学校传播。

    四是及时处理甲流疫情。鉴于目前我国所流行的流感病毒中,近80%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因此,只要是流感,统统按甲型H1N1流感处理,这样才能及时快速和彻底的处理甲流疫情,将其控制和扑灭。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