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开展流调随访交流和国庆中秋慰问活动
国庆、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认真做好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的关怀与支持工作,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宁市绿城温馨家园于2009年9月27日在中美艾滋病合作项目(GAP)的支持下,组织了南宁市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在天下桂林饭店举行了流调随访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国庆、中秋节慰问活动,共有艾滋病感染者/病人4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宁市绿城温馨家园自开展流调随访工作以来,得到了中美艾滋病合作项目(GAP)的大力帮助,建立了比较完善、规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告知、流调和随访机制,对其提供宣传教育、干预、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同时建立健康档案。此次,为提高流调随访工作中能更好地与目标人群交流,使目标人群主动接受医学随访服务,他们让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在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内畅所欲言,对流调随访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围绕是否满意现行的随访工作、怎样开展让目标人群满意的流调随访工作、是否同意家庭访问式的随访工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中,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普遍满意现行的随访工作模式——电话随访的工作模式,既避免了见面的尴尬,又能在保有隐私的情况下方便轻松的诉说自身近期的状况。在工作人员的循循善诱和热心劝导下,致使一些不愿接受关怀的目标人群逐渐参与其中。但是,由于目标人群电话号码更改、工作人员无法联系未留号码的感染者等原因,一些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流失了,为此,流调随访工作者提出按照现住址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进行家庭访问式的随访。很多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都反对这样的“家访”,一方面他们怕暴露身份而受到家属邻里的歧视,另一方面是感觉“家访”的方式繁琐,会给家人带来不便。在诸多的反对声中也有多名感染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对于一些农村艾滋病居民可以进行家庭访问式的随访,尤其是那些无电话联系方式又缺乏防艾知识的感染者,他们都属于高危人群,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人关怀而自我放弃,另一方面由于防艾知识匮乏,他们有可能不断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身边的人。并建议流调随访工作人员可以先走访再深入关怀,但是注意不要穿工作服和开单位的车去“家访”,一则避免了暴露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身份,另则身穿便装走访的工作人员会给人更亲切的感觉……这些宝贵的建议对今后随访工作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讨论会结束,周吉医生代表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美艾滋病合作项目对来参加活动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表示感谢,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礼物。
(韦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