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
由中国国家中医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于10月28日在南宁召开。
在论坛大会上,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东盟十国传统医药机构以及香港、澳门、中国广西卫生行政部门和传统医药机构的14位嘉宾做了主旨发言。论坛设立了三个专题会场,29位传统医药专家进行了经拆的演讲。同故宫政府合作研讨,中国与东盟十国就传统医药合作达成了一致,共同发表了《南宁宣言》。中国与东盟与会代表通过传统医药交流,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加强传统医药合作,以便达到互利共赢,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传统医药的开发合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进一步开展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与东盟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东盟秘书处官员、院士、专家学者、行业和企业负责人共260人出席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顾问那然图亚·杉丹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据介绍,广西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传统医药资源尤其丰富。有传统药物基源4623种,药材种植面积5万多公顷,拥有亚太地区保存药用植物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还拥有中医药和壮瑶医药等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药产业体系,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20家,中药材一类国际贸易口岸4个,国家级和地方传统中药材集散地3个,中医药种植、中成药销售、中药材贸易年总产值120亿元。拥有“三金”、“培力”、“玉林”、“花红”等多个风靡全国的优势品种。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优势突出,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领域不断发展,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广西与东盟经济互补性强,文化交流密切,传统医药合作前景广阔。广西愿意与各方一道,本着“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框架下,积极开展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共享传统医药发展成果,为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共谋人民健康福祉而努力。
王国强副部长在会上指出,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传统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医学的价值,重视和支持传统医学的发展。去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北京召开“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并发布了《北京宣言》。今年5月,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在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传统医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广阔平台。加强合作,促进传统医学在各国的繁荣发展,推动世界传统医学事业发展。共同努力,将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成为世界传统医学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带动传统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应用和发展进步。
那然图亚·杉丹、金塔那·丝丽旺萨在致辞中,对中国—东盟国家和地区在传统医药文化合作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希望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产铜医药高峰论坛交流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传统医学交流合作,对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期间举行了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文化合作交流广西基地揭牌、传统医药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广西中医学院等5个单位分别与泰国庄甲盛叻查帕大学等8个传统医药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论坛同期举办的传统医药展,展示了中国建国60年来的传统医药优秀成果和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建设成就。(潘少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