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为提高我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与管理质量,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了解传染病发生发展动态信息,根据自治区卫生厅2009年的工作计划,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4月和5月对柳州和桂林两市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2004年国家启动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的个案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了网络直报,由以前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录入传染病报告卡,改为由医疗机构录入,缩短了疫情信息报告时间,提高了报告的及时率,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会上有关专家提出建议:我区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在全国的排位(中下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医疗机构未及时报告和漏报、疾控机构未及时审核影响了我区的报告质量。目前我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有些医疗机构有重“治”轻“防”现象,缺乏行之有效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县级专科医院较为明显。二、部分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知识欠缺、对疫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临床诊疗记录缺乏规范化管理,诊疗记录项目设计不全,不能满足传染病病情报告的要求,门诊医生有不登或漏登门诊日志现象;四、基层卫生院传染病诊断水平和报告质量较低。五、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直报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变换快,少数人员未接受疾控机构的培训,有些单位传染病情管理人员只有1人,或不能专职,或年龄偏大等,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为提高我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建议:一、各级医疗机构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和开展本院传染病漏报的自查;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配备并稳定直报人员队伍;加强疫情资料的分析与利用。二、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三、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并加强督导和考核。
培训班分别在柳州市融水县和桂林市举办,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是来自柳州和桂林市、县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近300人,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及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法定传染病报告规范及质量分析”、“我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EXCEL表格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计算机安全知识”等;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结合我区的工作实际深入浅出,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付志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