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支卫生应急队伍驰援洪水灾区
广西连续多日遭遇强降水袭击,全区已有6市39县(市、区)211.68万民众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0.82万人,饮水困难9.73万人。为有效应对我区发生的汛情灾情,自治区卫生厅迅速行动,派出多支卫生应急队伍驰援灾区,积极开展救灾防病工作,保证受灾群众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防止洪灾后各种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7
根据《自治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救灾防病工作方案》,自治区卫生厅成立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自治区级疾控、医疗、卫生监督应急队伍。
根据紧急通知,目前各地卫生部门正加强环境消毒和疾病监测。各地根据洪灾发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环境清理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彻底清理室内外垃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强化传染病的报告和预警预测,派出防疫工作队伍到灾区开展疫情巡查工作,主动搜索疫情。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便可立即上报,及时处置,防止事态扩大或疫情的扩散蔓延。
灾区医疗救援工作有序进行。灾区医疗救治应急队伍分赴各受灾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并在转移人员临时安置点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派员昼夜值班,为转移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还组建应急医疗队,配备车辆和必要的药品器械,加强值班,确保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等衍生突发公共事件,医疗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展开救治工作。
各地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灾区食品安全及饮用水卫生等相关工作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指导灾区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防止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开展灾后卫生宣传教育,宣传灾后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灾后自我防病能力。 (莫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