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卓家同
不到1个月,甲型H1N1流感几乎从美洲蔓延至世界各地。最早被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美国加州被感染的两名儿童与墨西哥的两起病例几乎出现在同一时间。然而,截至5月2日19时10分,墨西哥疑似病例2498例、确认病例473人、死亡人数19人,而美国仅仅确认病例162人、死亡人数1人,可见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呢?究其原因,除墨国人口密度大之外,与其人群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是否注意掩口、是否认真洗手、场所是否卫生能否少碰扶手。美国教育文化和生活水平较高,卫生文化修养较好。人们当要打喷嚏时,都手拿一抽纸巾或手帕掩盖口鼻,就像饭桌上手挡牙签剔牙一样,避免不雅。喷嚏一完还赶紧向旁人说声对不起以示道歉。有痰要吐时,更不是向周边无人处一吐了之,而是吐在纸巾或手帕上,然后包起来放入口袋,待有机会时放入垃圾筒弃之或回家清洗。这样,即使偶尔带有病毒的人,病毒排出后也不至于大范围污染生活环境。因而传给他人的机会就会减低到最低程度,病毒扩散的速度和波及的范围以及成功侵袭他人产生的病例也就很有限。相反,类似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文化和生活水平较低,或生活刚刚明显改善而卫生文化修养没有相应跟上,对形成文明高雅的健康行为没有得到推崇,不管在自家还是在公众场合,对自己粗俗的行为举止满不在乎。当有痰要吐时立即向旁边瞧瞧,趁旁人没看见赶紧向没人的地方一吐为快,只要自己没脏,脏哪里都无所谓。印证赵本山小品中说的那句话: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不心疼。要打喷嚏时更是心安理得,毫无禁忌地开放性的喷发。成千上万的病毒顿时向周边汹涌扩散,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空气可活2小时,这样就会登陆到周边人体内,或是污染粘附到使用的电梯,楼道,扶手,飞机和公共汽车内的座位中,他人触及时便无辜感染而发病,这样的链条延绵相接,病例象滚雪球样不断产生,因而快速蔓延,病例剧增不足为奇。就餐等公众活动,也会使病原播散有可乘之机。西人就餐,左手的叉叉住牛排,右手的刀切出肉片,然后将肉片叉稳向嘴里送到适当深度,双唇合拢后拉出叉子,合着嘴巴直至嚼碎吞完后方与人说话,以免口水溅向他人、既不雅观又会将污物甚至病菌传染给他人。而发展中国家人群中,因为见世面少没得到点拨或家庭教育不很到位,大多没有这么讲究和守规矩,甚至以不拘小节为豪而过度放纵,餐桌上狼吞虎咽,谈吐不忌,从而也使得病毒细菌在餐桌上相互传染有了可乘之机。所以从个人来说,培养文雅的卫生习惯和对人对己都要负责的健康行为,是有效阻击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一环。在不向外污染的同时,避免揉眼睛、挖鼻孔和舔手指这些不起眼的细小毛病,以免外界的病毒细菌登陆自身,使之有机会侵袭自己。要保持手部清洁,正确方法洗手,必要时酒精消毒。在欧美发达国家,如厕之后除按压墙上挂瓶就有洗涤剂供人洗手外,还有吹风机将手吹干,想快一点也有厚的擦手纸供你擦干,然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供回收利用。擦手纸洗涤液等一应俱全,也没有人贪小便宜将洗手间的卫生纸拿走而占为己有。有专人收拾管理,洗手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会将洗手间甩得满地是水。欧美国家卫生间是星级化的,不管是家庭还是单位,卫生间设施是最讲究的。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机场和星级宾馆外,洗手间的卫生纸因偶尔会被贪小便宜的人拿走,往往搞得洗手间不供卫生纸,卫生设施也屡被损毁或陈旧不堪不能使用,异味熏天。如厕洗手后甩得满地是水,使人不得不赶紧离开,不愿多呆一秒钟。因此,不但从个人角度加强修养,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管理上倍加重视,大力改进,向文明社会看齐。此外,尽量避免与别人包括握手、亲吻等身体接触;不要接触病人或从疫区来的人(感染者潜伏期即可传染)也极为重要。从生活环境来说,办公室和居室都要勤清洁,保持通风,尤其是使用的电梯,楼道,扶手,飞机和公共汽车内的座位,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一定要勤清洁,有条件的或必要的还要勤消毒。甲型H1N1流感虽然可以人传人,但只要坚定信心,防控有序,策略科学,人人参与,定能将其阻遏在萌芽之中,把其危害减低至最低程度。 “注意掩口、认真洗手、场所卫生少碰扶手” 可供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