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自治区卫生厅召开新闻通气会解读甲流二代病例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9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二代病例、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备受公众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最近又出现了不少新名词,一时间闯入了公众的视野。什么是二代病例?面对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我们该如何预防?近期回国出国的公民要注意些什么?63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邀请全区首席疾控专家详细解读公众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疑问。

    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疾控专家杨进业说,二代病例是指在输入性病例出现后,再传染给周围的密切接触者而出现的病例。健康带毒者表面上跟正常人一样,没有咳嗽、鼻涕等流感样症状,但是在咽拭子中却能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甲型H1N1流感对我国而言是一种输入性疾病,因此,来自疫情流行国家的病例被称为输入性病例,也叫一代病例,被一代病例感染的本土病人就被称为二代病例。所谓一代病例、二代病例,其主要意义是用于专业人员分析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链,以便追寻密切接触者。

    杨进业分析,从国际经验看,虽然发生了二代病例,但是甲型流感仍然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公众需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诊。

    关于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杨进业介绍说,529,东莞市CDC对深圳两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一名接触者的咽拭子进行检测,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由于这位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热及其他流感症状,专家诊断其为甲型H1N1流感无症状带毒者。

    杨进业说,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目前的防控形势确实变得更严峻了,尤其是健康带毒者的出现,他们很隐蔽,看不出任何症状,但是却可以把病毒传播出去。有专家指出,墨西哥、美国等国的第一波发病高峰正在过去,现在更重要的是预防第二波高峰,可能更猛烈,范围更广。尽管如此,公众也不必过度担心,目前国内出现的二代病例和健康带毒者仅是个例,而且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达60%的病死率相比,甲型流感的病死率还不到1%

    关于我们广西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杨进业说,国内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不断增多,据卫生部通报,截至63,我国内地共报告51例,加香港等地,全国已报告91例。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全国已做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广西也加大了防控力度。广西CDC病毒科谭毅在回答健康报驻地记者提问时说,目前南宁和桂林共有了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具备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最快6-8小时就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此外,流感网络实验室覆盖的医院每周都会在流感病人中采5份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随时检测病毒变化情况。H1N1流感检测医院则有负责流感病人进行登记报告的任务。疾控部门分析报告的流感病人数量和地点,以判断是否会出现流感大流行。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区14个市都将设有流感网络实验室,每个市也将设定一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进而加大流感的监测范围和力度。

    杨进业说,根据有关专家预测,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高峰即将到来。“对于从外国带进来的输入性病例,我们要做到及时发现、救治和隔离。”对此,广西各级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力度,把好口岸检验检疫关,做好“堵”“防”“救”工作。

    在“堵”这一环节,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把好入境关。从525日起为严格掌握入境人员体温检测指标,口岸所有红外体温检测仪初筛报警温度从原来的37.5调整为37。体温超过37的旅客立即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腋温。

    关于从疫区回国人员问题,疾控人员提醒疫区回国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受传染。自治区疾控中心病毒科科长谭毅介绍,从有报告病例的国家回到国内,这些人员最好居家隔离7天,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每天测量一次体温,注意观察是否有咳嗽、鼻涕、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如果有异常,要及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联络。在从机场到家的路途上,尽量不要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乘坐要记得保留小票记住车次,以便寻找密切接触者。对于近期需要出国的人员,应该先了解目的地是否有甲型流感疫情,当地有哪些防控要求。出国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要与流感样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并与中国驻当地使馆保持联系。此外,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三勤”,疾控专家说,普通流感疫苗是针对季节性流感而设计的,其中没有包含甲型H1N1流感的毒株,所以没有特效预防作用。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估计要5-6个月后才生产出来。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年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包括现在就可以应用的食疗方,以及在疫情发生后,高危人群适用的4个成人药方和1个儿童药方。

                                        (潘少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