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CT脑血流灌注早期诊断脑梗有了新依据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3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放射科近两年研究的课题《CT脑血流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前不久得出结论:脑梗塞后缺血半暗带区域内的相对脑血流量值是0.28左右,低于该数据值,缺血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为评价缺血坏死区和可挽救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提供了一个较可靠的指标。保证了临床及时确定最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进行介入干预。

        该课题应用灌注成像检查技术,通过对两组病例的研究,分析了超早期和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病人梗塞区和正常脑组织的脑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分析参数图像,计算出病变区域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等,得出结果显示脑梗塞后缺血半暗带区域内最低的相对脑血流量值是0.28。这一判断缺血半暗带的指标,成为溶栓治疗的临床指征。

        项目组还通过灵长类脑栓塞超早期动物模型研究,获得了脑梗塞超早期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的异常改变数据,进一步肯定了CT脑血流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李晓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