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卫生厅对各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进行检查评估
当严防死守的国门防线被撕裂,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传入了我国,香港和内地都接连出现了病例,尤其是内地出现了两例输入性病例,如何防止第二代再生病例?防控工作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14~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疾控、卫监、检验、院感等专家,对全区14个市及区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甲型H1N1流感防治进行督查以及防控能力进一步做检查评估。经检查,我区各市均落实了防控措施,做好了随时来袭的甲型H1N1流感的迎战准备。
记者跟随检查组进入桂林市人民医院门口,便在醒目处看见“发热病人请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提示牌。根据提示,检查组来到发热门诊,查看了发热门诊的记录,并对医护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有发热患者进入这个发热门诊,您处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呢?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遍?”
“进入这个房间,您的防护又是多少级?”
“您的这些医疗废弃物怎么处理?”
面对一个个尖锐而专业的问题,穿着严密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一回答,轻松化解,回答让检查组感到满意和放心:“看得出,人员都已经过培训。”但是在检查中,检查组也发现一些小的细节问题,如垃圾桶没有分类标识,医院的一些标识过小,或者门诊里备的口罩不符合级别等等,常常被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所忽略,“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检查组的王建政副处长强调。“能打开的门道要尽量地打开,同时要注意风向的流向。”“在某些场合不一定都得用一次性的用品,可以大胆地使用布料衣质的衣服,不但能避免浪费,同时我们医务人员穿着也会舒服一些。但是前提必须是加强被服衣物的消毒环节的管理。”检查组对所发现的细节问题做了强调和纠正,也做了有益地建议。
在医院预留的用于应急的专用病房,检查组对其感染控制措施进行了严密地检查。“医院最多能腾出多少病床?”“全院有多少呼吸机?”“小孩用的呼吸机有吗?”检查组对该院的防控能力做了调查评估。
在疾控中心,检查组着重检查了其是否成立应急组织队伍情况,流调、采样、标本转运专业人员培训情况,疫情报告管理情况等。同时检查组还对各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的实验室的人员构成情况、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实验室检测能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督导。
通过此次检查评估活动,发现各市均高度重视,工作及时措施有力,不但进行了全市卫生部门的综合演练,各医疗卫生单位内部也都各自进行了演练。对于有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进行了一定的储备,定点医院均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床位。
但是,一些二级以上医院预检分诊没有真正落实,如无专人测体温,登记项目不全,儿科的发热病人没有经过预检分诊;医疗废弃物暂时存放点不能达到防鼠、防蝇、防蚊的要求;隔离病房的设置不够规范,无专用通道或无医务人员更衣、洗手消毒的缓冲区域。检查组在检查中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督查活动全面了解广西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市级以上CDC及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准备情况,准确评价应对能力现状,以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甲型H1N1流感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莫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