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期刊资料>内容>

织密监测网 打好阻击战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0日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阅读次数:

    当严防死守的国门防线最终被甲型HINI流感撕出一个个口子,国内连接出现了多例输入性病例。目前广西未检出甲型HINI流感病例,但全区及各市卫生部门紧锣密鼓,严阵以待,正严密监测着流感疫情。14日,记者跟随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一个对全区14个市及区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甲型HINI流感防治工作能力例行检查评估的检查组,到桂林、柳州等地进行了现场感受。

        甲型HINI流感是输入性疾病,作为旅游胜地的桂林,每天入境的外国游客至少几千名,也因此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当地卫生部门也因此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桂林市卫生局副局长陈敏玲告诉记者,目前桂林还没发现疫情,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和桂林市政府的部署,桂林市各卫生部门已各自做好防控工作,目前正积极地完善着定点医院的建设,以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输入性疫情。桂林市已建立起了14个部门的联防机制,桂林机场每天都把当天过境的外国旅客的名单及相关健康资料送到卫生局,由卫生局协调对重点旅客(尤其是发生疫情国的)进行追踪。

        “这段时间有需要追踪的旅客吗?”

        “有的,不过幸好最后都是虚惊一场。”陈副局长介绍说,一位以色列游客在机场间被查出体温稍高,并有发烧状态,于是桂林机场立即通知了卫生部门,这位旅客很快被安排进了医院的涉外病房。对于自己的旅程发生这样的突变,这位旅客一时不太适应,不断地表达着他的不满,他说:为到中国旅游他准备了很久,并且第一站就选择了桂林,可这第一天就因为闹些小感冒给耽搁了行程。因此他很想不通,不断闹着情绪,也不太配合对他的医学观察。幸亏涉外病房的医务护人员不但熟练掌握英语,技术精湛,且善于与病人沟通。她们耐心地劝说,人性周到的服务,并对于他的病给予精心的照顾,这位旅客这才体谅到了院方的一番好意和苦心,稍微地安下心来,直至检验结果证实他并非甲型HINI病毒致其高烧,而是慢性咽炎导致。但着实让人虚惊一场,也把医务人员折腾得不轻。另外,还有一位俄罗斯旅客,在桂林期间也出现了发热症状,所幸他能够理解当地政府所采取的隔离医学观察的措施,对卫生部门相当配合。

        正在检查的过程中,陈局长又接到了报告电话,机场那边又发现一例美国籍的旅客有非常明显的发热症状,但该名旅客已入境半个多月了,这意味着他离开疫情国已超过7天,因此疾控人员请示她还需不需要隔离进行医学观察。陈副局长对此非常慎重,认为虽然入境半个多月,但不排除在中国境内他跟患病的外国友人有亲密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她认为还是有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必要。陈副局长要求疾控人员好好地与旅客沟通,尽量不要引起争执。同时医院涉外病区的医护工作者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

   “需要做什么特殊的准备吗?”“那当然,必须启动特别通道,医护人员要穿一级防护服——白大褂、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衣物不是一次性的集中销毁,就是特殊处理进行消毒。”

        这些措施是医护工作者必要地、有效地自我防护,但在不能确定旅客是甲型HINI流感患者时,这么穿,会不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呢?“会的,不仅是穿着的问题会给对方心理压力,很多防护措施包括隔离医学观察也因为给对方行动上的自由受到限制,所以旅客会有抵抗和不满情绪。所以我们一直都在拿捏着这个防护工作的‘度’的问题,力求做到既能保护旅客的身体健康,做好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又能顾及到他们的情绪,做好保护旅客的隐私工作。目前,我们接待过的‘客人’,有时起初不能理解,但最后都表示了理解,情绪基本平稳。”

    涉外病房的护士也介绍说,他们每天830分、下午430分都要给病人量体温,除了做简单的健康咨询和详细记录,对病人也要安慰他们的情绪,争取他们的理解,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检查组检查医院的其他工作时,陈副局长又接到了电话,报告病人已经安排好了。陈副局长关心地问病人有没有不满情绪,当听说美国旅客症状不轻,本人也非常自觉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要求进医院治疗排查时,这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莫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