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下大力气抓好今年艾滋病的防控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工作部署以及中央、自治区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围绕国家新提出的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的“两降一升”总体目标,深入开展我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广西区卫生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地重点抓好今年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要加强认识,完善工作机制。今明两年是实现国家和自治区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我区艾滋病疫情排位靠前,防治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各地要继续加强以政府为组织领导、多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领导干部队伍进行新一轮防治艾滋病的倡导或培训,尽快完善各级防艾委的协商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调动和提高部门参与防艾工作的主动性。全区各地要加强对基层的工作部署和督导,因地制宜推动防治工作平衡发展。加强对各类参与防艾工作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高危人群同伴教育者的交流和指导,正确引导和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促动各项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深入有效地实施,并通过鼓励和组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的参与,促进关怀措施更有效落实。
要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促进防治工作平衡发展。针对全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的现状,为加强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解决全区一线艾滋病防治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经费投入,今年安排各市、县的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有所增加,并实现全覆盖,以保证各市、县工作的开展。各地应与财政部门沟通,使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并在当地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投入。要充分发挥所投入资源的效益,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专项经费使用方案的目标任务要求,加大防治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各地要加强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组织开展专项和各部门的联合督导检查,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种指标的顺利完成和项目目标的实现。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指标。为及时准确把握全区艾滋病疫情动态和各项工作信息,形成有效的全区艾滋病防治信息管理和物资管理功能合一的网络,我厅将对各地配发电脑等信息管理设备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各地要保证设备的专项用途,防止挪作它用。
要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措施。健康教育促进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区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今年各地要继续加大全民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声势,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消除社会歧视。要以农村地区为重点,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为主要平台,统一设立宣传专栏或张贴宣传海报,促进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城镇要围绕流动人口及农民工人群的特点,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要扩大综合防治干预的覆盖面并提高工作质量。今年一季度各市、县要完成辖区艾滋病防治本底情况的重新调查工作并上报,强化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当地的艾滋病流行趋势,了解防治工作的需求和深入推进工作的重点。各地要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尽快扩大综合预防干预工作的覆盖面和覆盖人数,在努力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上建立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模式。各市要切实加强对所辖县(区)尤其是疫情报告超过300例的重点县防治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支持,完善相关的防治措施,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要完善救治服务体系,保障医疗救治质量。做到艾滋病治疗和母婴阻断治疗不出市,重点县实现就地医治,提高艾滋病救治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保障医疗救治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的模式,多平台联动,做好检测咨询、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告知、随访管理及治疗转介等系列综合服务,为所有发现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提高感染艾滋病孕产妇接受阻断治疗服务的比例,组织开展艾滋病早期治疗和二线治疗的工作,警惕和防止在局部地区由于防治措施不到位而可能出现艾滋病病人集中死亡的情况。
今年起,我区将按有关的管理办法,向患有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等高死亡率机会性感染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治疗专项药物。各地要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和定期CD4免疫功能检测、病毒载量监测的措施,努力完成国家统一要求的任务指标。
要以项目带动,整合资源促进防治工作深入发展。各地要精心组织,做好新一轮国家和自治区综合防治示范区的筹备和启动工作,尤其是要保证国际合作项目示范区运行与原有项目管理机制的有机衔接。继续加强现有防治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做好新一轮中澳减低危害项目的扩点、启动工作。各项目地区要注重对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估,采用行为学、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等手段科学评估其防治效果。要充分利用项目地区资源相对集中,工作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在开展预防干预、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和措施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做出更大的成效,在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到2010年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方面多做贡献,并为全区其他地区的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和做出表率。各地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防治艾滋病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疫情严重的重点县应在防治任务较重的乡镇开展医护人员的专项培训,逐步把基础防治工作向乡镇卫生院延伸。
(韶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